一年級學校本位課程融入領域教學的教學省思

因為幾乎每學年都會接觸到一個低年級的班級,負責該班的生活課程,所以,才有這樣的機會去教授學校本位課程~~奈米科技。 而這一次,已是我第二次接觸這個課程,雖稱不上駕輕就熟,但是,有根據上一次的缺失,加以改進。整體而言,進行的更順利,同時也更注意到一些可以加以改進的小細節,在此可以提出來供大家參考。

每次教完認識植物這個單元後,就是準備要融入校本課程的時機了。而校本課程第一單元的主題是圓滾滾的水珠。這個單元的目的是希望能發現水能在蓮葉上附著,流動情形與其他葉片不同,會形成圓滾滾水珠,具疏水性。所以需要採拾一些校園常見植物葉子,與蓮葉加以比較。以前的作法是請家長協助摘取讓學生帶來。不過,這樣的問題是有人會帶錯葉子,要不就是根本沒帶。。而且也較容易會過度摘取葉子。所以,這次改成就是用分組方式,我只要每種所需葉子各摘取五片(只有五組)。因此,特定提前找了空檔去採拾。到了校園發現,菩提樹葉、羊蹄甲葉和麵包樹葉都長的太高不易摘取。最後,不得不屈就捨麵包樹葉,另外兩者勉強墊腳、拿椅子墊高去摘生長在比較低的樹葉。麵包樹葉其實落葉不少,不過早上掃地時間已經全被六年級學生清掃乾淨了!(還真是一片不留啊!)所以,下一次我一定要提早一天請六年級學生先幫忙撿拾幾片才行!

接著是上課時間了。分好組,講解規則,發下學習單,寫好名字,一起念出

題目,這些都沒問題。上一次,我並沒有事先好好深入了解題目,只是快速瀏覽過去,覺得很簡單嘛!結果,全班討論時出現好多種想法!讓我當場有點不知所措!原因是關卡一要求比較各種葉片的特性。到底哪一種葉片是看起來亮亮的?哪一種摸起來是粗粗的?說實在,這真的很難有標準答案。先來談亮亮的問題。到底怎樣才是亮?之前,讓學生各說各話,覺得亮的人就把答案連到『看起來亮亮的』,覺得不亮的人就不用連。事後問過設計學習單的何老師,他表示只是要先引起動機,先引到進入基本的觀察活動。因為設計的老師們,大多是中高年級的自然老師,所以比較沒有考慮到低年級的反應,就忽略到小孩子會有這樣的反應。何老師就說他真的沒料到會有這樣的情形,所以這題開放,只要小朋友能說出他的理由就好。我個人當然也是覺得很多情況是沒有標準答案,不過,只是如果說,每一題都是這樣,那這份學習單也不必寫了!既然題目已經這樣設計,學習單也全校統一印製了,山不轉路轉,我今年就要採取另一種方式。

去年的作法是,葉子一片一片看,然後每看完一片就討論,得到的答案很紛歧。後來我想想,因為只有觀察三種葉片,所以,這次我的作法是,讓學生同時觀察三片葉子。畢竟,亮度這種問題應該是比較值,沒有絕對值,所以,同時比較的話,就一定能看出哪種葉子比較亮,哪種葉子比較不亮。讓學生觀察後,我讓他們選出最亮的一片,果然,舉手統計時,很明顯,全班都說是菩提樹葉。果然這樣改進後,學生的觀念比較清楚,教學進行的速度也加快不少。

去年的第二個狀況是,哪些葉片摸起來粗粗的?這題也讓全班陷入爭辯之中。一樣的情形,我也請教過何老師,他一樣沒料到會這樣。因為,題目說的很不清楚,小朋友們又創意無限,有的人摸的是葉脈的那一面,有的是相反。有人摸的是葉片的前端,有人摸的是葉片接近柄的地方。每個人摸的地方都不盡相同,那當然,答案也不一。我藉這個機會和學生討論說,看事情的角度就是這樣多元,所以思考的層面要很廣。所以當時也讓學生自行決定答案,如果他覺得摸起來粗粗的,就自行連到這個答案。如果覺得沒有,就不必如此作答。今年,為了有這樣的模糊地帶,我就一開始規定,先摸葉子的表面,再摸底下葉脈的地方,大部分的學生都可以體認有葉脈的部份一定是比表面粗。還有,後來規定摸的方式,將葉子輕握在拇指與食指中,輕輕搓摸葉子的感覺,大部分的同學是覺得粗粗的。所以取得共識,就把這三種葉子歸類為摸起來粗粗的。

去年的經驗是,前置作業得準備的很妥當,一節課才有可能可以完成圓滾滾的水珠這份學習單。今年已經很特別注意改進去年的缺失,不過,後來仍無法完成這項任務。原因是,設計單的要求過多。關卡一二四都有連貫,是要讓學生觀察葉片,還有滴水在不同葉片上,觀察是否能在葉片上形成水珠。可是,關卡三,突然跳脫,要學生滴膠水或是果糖在蓮葉上。因為小一的孩子,好不容易學會使用滴管,很多人都滴的滿桌水滴(當然不是故意的),加上剛剛學會分辨及觀察不同葉片,又要寫學習單,更別提才剛學會注音符號,可能看題目時又要耗掉不少時間,這時,要小孩子用膠水代替水,重新做一個實驗,這真的要求過多了些!所以,這次我就暫時忽略這題,告訴學生留至下次實驗。事後我也請教了何老師,他表示當初只是想讓學生更明顯看出蓮葉效應,所以未注意到低年級學生的行為能力,下次編修校本課程時會更加注意。

經過這次的教學省思,我有得到一些想法。第一,就算教材並不如我預期合適,我仍可以在合理範圍內自行想辦法調整,而不只是去抱怨,這才是教師專業的展現。再者,願意承認去年的缺失,加以檢討改進,這是負責任的作法,也才能確保教學品質的提升。最後,感謝其他同仁辛苦的編寫教材讓我們可以“撿現成的”去使用。但是,只是去使用並不足以感謝他們辛勞的付出,適時的回饋更是表示我們珍惜他們的努力,所以我才會很中肯的和何老師一再分享教學現場發生的情況和就有疑處討論。

我想,下一次如果還有機會接觸到校本課程時,我會更得心應手的!

0 意見: